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大宋财经周刊 > 第173章 大宋运营天才们

第173章 大宋运营天才们

王诜一脸委屈的看着大舅哥:“我不道啊!”

他新婚未久,家里还贴着喜字儿呢。作为太原王氏献给朝廷的忠诚,王诜的表现极为合格。

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兵权、治权一点不沾,以实际行动向赵氏证明,老王家已经萎了。

但今天,倒楣他妈给倒楣开门。

刚打通关系,以马的身份监管四大园,还没来得及呼朋引伴前来眩耀呢,就被大舅哥抓了个正着。

“那就是不肯立功赎罪喽?”

王诜被赵顼一句话吓得跌坐在地上,脸都白了。

他就是来蹭便宜的,想捞个牌面嘚瑟嘚瑟,何至于就跟那帮天杀的贪污犯成了一窝的老鼠。

“官家,我冤啊!”

另一边,天一阁的众人搜查核对帐册,羁押提审相关官吏,忙的不亦乐乎。

很快,皇帝亲自查帐的消息传出去,宫里和东西两府都惊动了。

太皇太后曹氏召来弟弟,问自家下了多少黑手,如果退赃能不能抽身。如果贪的太多,她就只能亲自下场了,绝不能让赵顼真的查下去。

曹佾表示,咱家是郡王,也是要脸面的,并不是什么钱都抠,皇产的事儿自家肯定没参与。

曹氏这才放心下来,他最怕的就是孙子蓄意报复,逼得两家彻底翻脸。

太后高滔滔却有些为难,她爹现在管着北作坊,相当于后世的军器监,那是相当肥的一个差事。

赵顼既然能查园林,自然也能查北作坊,她叫来老爹,让他赶紧管好家中子弟,然后写一封请罪札子上来。

先认错,挨打的时候也能从轻发落。

两宫太后没事儿,皇后向氏更不关心,她家参与的都是大生意,比如马政跟盐政,这抠地皮捡钱的事儿瞧不上。

然而,宫里此时却已经如同烧热的铁锅,蚂蚁们已经开始乱爬了。

是,宫里的娘娘们看不上这点小钱儿,可太监们不一样啊,不赚钱,谁割了卵子跑进宫当奴才。

查帐每年都查,只是今年比较特殊,皇帝亲自下场了。

现在这贿赂送给谁呢?

一个老太监以四十年的服务经验一针见血的指出——还得送给皇帝。

根据《宋刑统》,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所有刑罚都可以交钱抵免。象他们这种职务侵占类型的,只要还上帐目的亏空,刑杖和流放都可以罚铜。

大家一琢磨,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那怎么办,筹钱吧。

有人查了关于宫人犯罪的处理规定,把大家的帐都算清楚了。

现在该卖房的卖房,押地的押地去吧。

可有人指出来,现在朝廷经济箫条,物价不合算,真把不动产都变卖了,可能换不回来救命的钱。

朝廷缺铜,要不也不会有赎免制度。

“贷款啊,李财神有一处钱庄最是宽待穷苦人,给的条件极好,咱们去找他i

韩琦听闻后宫一片慌乱,自己先吓了一跳。

他还以为两宫太后要跳反,跟着皇帝一起收拾自己。打听了好半天,心里的石头才落地。

“御史台要办审计司,这官家就搞了个什么效率部,意有所指啊

韩琦紧急安排陈升之参与查帐,一定要弄明白小皇帝在打什么算盘。毕竟所有的钱都是户部来的,咱参与也有理。

于是,陈升之调了几名心腹,匆匆向玉津园而去。

赵顼在苏辙和钱韦唐等人的辅佐下,不到一个时辰,已经将玉津园近十年的帐目整理的七七八八。

看着看着,他就乐了。

玉津园在册两百七十三人,那是个顶个都是贤良,从三年前开始,居然薪水减半,一个个都是欠薪上班。

不光如此,根据帐目,这些人不但没有贪占,还很可能自己搭了不少。

在记录薄上,经常写着谁谁谁自购粮草多少,用于某个动物的营养补充。或者,谁自掏腰包,对某一处设施进行了维修。

要是按这个算,所有人都值得嘉奖,至少也要把人家垫的钱给还上。

可明明是这帮人占着这么好的地方,将皇家园林给干赔了,而且赔了十几万贯的钱财。

“好好好,你们把朕当契丹蛮子耍是吧”

苏辙老脸通红,面对赵顼的讽刺和窘迫,恨不能羞愤而死。

天一阁好大的名声,召集天下精英辅佐皇上,居然连个帐都没查明白。

两百七十三个人,两千亩土地,几千头动物,这点帐让他们算了个一塌糊涂。

为啥,因为所有帐目都对得上。

有进有出,收支相抵,剩下全是欠帐。

怎么办,天子坐镇呢,要是今天锻羽而归,以后自己这大学长的名头还好意思提么,苏轼弟弟的名号还敢叫么。

“重查,将帐册跨年度合并,条目分类细致到一根草束!”

苏辙也是发了狠了,要是今天真查不出来,他就请辞回家教孩子读书。

钱韦唐边上看着偷偷心惊,这帮人真是做帐的老手啊,居然将如此荒诞的帐目做得滴水不漏,里面有人才啊。

可惜自己是搞学问的,要是让钱家管生意的子弟来,肯定三两眼就能看出纰漏。

这事儿不能光由着苏辙自己来,该请外援了,查帐这种事儿必须专业,得请高人。

“官家,臣请奏,调用京中钱家人手,以商户之法审查所有帐目。

赵顼无可无不可,他现在已经失望到心寒了。这特么也叫盛世么,怎么到处都是窟窿,还特么是自己人搞出来的。

王诜眨巴着大眼睛,心说官家你别看我啊,我真是刚来的。

钱家只来了两个人,一个经年的老帐房,一个北房的下一代家主。

俩人坐镇,很快发现了端倪。

“查帐,合规为首!”

老帐房指出,先别管数目,首先要看的是有没有虚空支出,或者一些根本不合理的项目。

赵顼一拍桌子,“有,朕何时要过岭南荔枝,他们这是欺君!”

众人查找帐目,发现近八年来,每年都有一笔移栽荔枝树的支出,或者两千贯,或者三千贯。

赵顼心说,朕一直吃的都是荔枝干,要么就是桂圆,什么时候吃到过鲜荔枝了。

这帮人打着皇家的幌子捞钱,还败坏自己的名声,他赵顼又不是杨贵妃,一个北方人能对荔枝有什么执念。

有人报告,“查到一条,治平三年,于番禺购山一座,遍植十八种荔枝,以供宫中食用。费钱,两万一千六百贯!”

赵顼一脚将身前茶几踹翻,汤汤水水,洒了王诜一头一脸。

“杀了,都杀了,埋在荔枝树下做肥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