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大宋财经周刊 > 第172章 牛刀小试

第172章 牛刀小试

尘行甲投书已经过去了好几日,他都以为石沉大海,不可能再有音信了。

忽然,有李财神的人过来传话,要请他去安静地方详谈。

于是他就跟着来人,一路沿朱雀大街向西,进了金明池,上了画舫。

金秋九月,湖面上的荷叶还是碧绿碧绿的,叶面上有风浪卷起的水珠,阳光一照,像璀灿夺目的宝石。

船上有两个大人物,一个年轻,另一个也很年轻。

“说说,玉津园那么小的一个地方,是怎么安排下一千两百多人的?”

说话的衣着怪异,象是传说中的李财神;另一个慵懒恣意,倒象是来游玩赏景的

尘行甲想了想,还是决定赌一把。

李财神不可能钓鱼执法,他跟玉津园没关系,自然也犯不着为那些蛀虫遮掩。

“籍册上实有二百七十三人,大头在修缮和京外采集上。自打仁宗万寿节,玉津园便搜罗天下奇物以供宫里消遣。起初一共派出去十位寻访使,只是这寻访使慢慢变成常驻外地,京中这头便要再招一轮。如此往复,现在园中加之外地,玉津园共有一百四十馀寻访使分布各地。”

尘行甲介绍,在籍的氛围在园和驻外,在园的负责兽医、场地建设修缮、动物养育、园区接待等等。

驻外的,负责协调地方州府跟当地转运司,把奇珍异物从地方送到京师。

两相加总,就是这二百七十三人。

还有一千人,实际上都是空饷,是几十年来冒领的人数。

玉津园不象御马监,一年卖马粪都能换一大笔钱。

他们吃的就是朝廷的俸银,通过安排并不存在的人,套取朝廷给予的费用。

这让李长安想起一部电影,一个叫驴得水的小学教员。

他想知道,那些不在籍的人员,是怎么得到户部的拨款呢?

尘行甲表示,玉津园其实归濮王领导的一个部门管理,只是怕一个人长期霸占某个位置会产生专权,所以特意将财权分给了户部。

户部不管查验,直接见请款札子付钱。

从景佑年的一百多人,慢慢的,越来越多,现在名义上,玉津园连给金鱼喂食儿的都有好几个人。

如果进行核查,就能发现有一大群人是不能见光的幽灵。

他们名义上是从其他园或者衙门调来支持的,可是你要全面查帐就会发现,每个园,每个监,都有一大批从外面支持的人手。

不止玉津园一个,还包括脚下的金明池,不远处的琼林苑。

所有的地方都是一个鸟德行,严重的超编,而且是英灵超编,普通人完全看不见。

负责管理园林的,并不是工部虞司,那里只是挂名而已。

在内,有个部门叫内侍省后苑造作苑;在外,文官们在户部有个京畿房的四园提举。

想要查这些冒领俸禄的人是谁安排的,只要看这两个机构里,谁最肥就可以。

那慵懒的年轻人起身问道:“你可愿参与此案,事成之后,我推荐你进天一阁。”

尘行甲笑笑,摇了摇头。

“我怕!知晓此事底细的人极少,要不是交接出了乱子,文档我也查不着。

顺藤摸瓜,背后之人定能查到是我举告,所以我不敢查。”

“怕什么,我是钦差,护得住你!”

玉津园,宋之巨囿也。南熏门外,千亩平芜,引惠民为池,环以稻麦之区。

中有射圃,可容万骑;象房鹿苑,珍禽蔽日。太祖观稼,契丹宴射,君臣歌《麦秀》,旌旗拂云。后渐芜废,惟遗风禾黍,与汴水东流。

白话来讲,玉津园是一个多功能的皇家苑囿,是皇家宴射、观刘麦、祭祀和观赏动物的场所。

这地方非常大,南北长四里有馀,东西宽两里左右,大致两千馀亩。

官家选中了此地为第一个实践项目,天一阁的众学士不少人都来过,对此地倒是不陌生。

苏辙找管园子的塞了五贯钱,说要借地方办一个诗会,自然方方便便的就带着大家进了里面。

进来之后,大家也真的吟诗作画,到处逛览。

其实,他们早就完成了理论分析,只是觉得毕竟没有亲至,心里少了些笃定o

几十个人把园子探查清楚了,心里暗暗吃惊。

这园子哪来的一千二百人,连二百也没有,甚至就连皇帝表演种地的那一大片麦田都荒着呢。

问题找到了,现在需要继续追查根源,到底是谁拿走了那笔钱。

回到天一阁,大家各抒己见。

这十几万贯的钱财,肯定不是一个管园子的勾当使者就能搞定的。

况且,他的位置这么低,根本就搞不定户部还有内侍省。

怎么办?

抓人么,那样自然能逮到一两个虾米,真正的大鱼肯定会打草惊蛇。

李长安给他们出了个主意,秋税上计,让园子来找度支司结帐,然后跟着他,不就能顺带解决财务的去向。

一群号称君子的士大夫们,打算雇请高手进行追踪。看一看,这件事背后的主使到底是谁。

度支使把消息发给了管园子的勾当使者,那人一见要来钱了,果然喜出望外,立即跑着去通知上线。

等他通知完了,不久之后,曹家的一个支房出动了。

他先是串了好几家典当行、便钱务,然后在一个不怎么繁忙的酒家叫了菜,召集了不少朋友。

皇城司的人回报,这些人里有太监、近仕官、好象还有行会的会首。

这帮人刚喝了没多久,被皇城司连人带马车,全给扣下,发往南城玉津园。

等官家赵顼赶来,他挨个看了一遍,瞧一瞧到底是谁这么厉害,能从他的手里白白骗走十几万贯的银钱。

一看之下,他居然发现了个熟人。

王诜,蜀国大长公主的马,他居然在这群人里。

妹夫?

你拿了那么多赏赐还不够,不够的话,还有那么多嫁妆呢,总不至于丢人到跑玉津园捞钱吧。

王诜也发现了赵顼,他赶紧低头,假装就当不认识。

效率部部长苏辙对所有人进行了提审,赵项在帘子后面旁听。

这一群人,居然已经这么干了十几年,那时候还是仁宗在世。这些年来,他们已经贪污达到百万。

以前一直都顺风顺水,哪怕是检查,有宫里的太监报信,倒也没出过什么差错。

现在惨了,居然被人一勺烩。

“讲讲吧,谁是主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