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大宋财经周刊 > 第143章 交锋

第143章 交锋

韩琦骑马绕着大营转了转,不由得心头阵阵火起。

有人把他的兵营当成集市了,还是那种荤素不忌的禁军兵营。

这是在当面讽刺他不会带兵么?

还是说,富弼挑选的这个继承人,是个不懂政治的白痴?

堂堂洛党魁首,居然选了一个商人当女婿,还不是那种世代富贵的豪商,不过一个马贩子跟贷商的杂种。

李长安他略有耳闻,当年不过是一个削尖了脑袋往士人圈里钻的纨绔。

也就是蜀党这种不成气候的团体,才会接纳这种没有根基的野人,一个连本经都没有的下里巴子。

想凭借花言巧语和阿腴奉承就进入北人的圈子,他今天就要称量一下,这人有什么能耐。

在大营东面,有一处小营,营中只有三顶帐篷。

营中没有兵马,倒是有七八个伙夫,五六个歌女。眼下一片忙碌,做着接待前最后的布置。

李长安头一次当说客,多少还有些缺乏经验。

韩琦老家安阳,他特意准备了许多安阳特色,比如烤羊排,炙鹿肉,炖飞龙,还有一些山珍。

当然,韩琦在开封的时间也长。

所以李长安也布置了许多本地特色,黄河鲤鱼,衙前街的小食、太白楼的羊肉羹、李记的麻圆,·

他正摆弄着酒具,就听外面一阵马蹄声。

恍螂啷,数十人兵刃出鞘,将自己这个小营团团围住。

帐门一黑,鱼贯进来七八个利刃在手的士兵。进来之后,沿着帐缘一溜排开,明晃晃的刀剑,透着寒气。

李长安身边只有徐浪,一个看着像车夫的长随。

韩琦迈着方步进了大帐,看见主位空着,慢慢踱着步子过去,坐下翘起二郎腿,审视的看着李长安。

气氛有些不对劲儿,自己可是以富弼私人的身份来接风洗尘的。

跟自己这亮兵器,还一副要找茬的表情,这是哪儿出错了?

“相公,下官李长安,忝为资政殿学士,东京新城营造使。受富公所托,前来为相公接风!”李长安做足了礼仪,长揖下拜。

按道理,都是自己人,就算韩琦不亲手将他扶起,也要赶紧客气的说声免礼。

可李长安觉得至少过了三十秒,对面的老头不知道是瞎了还是哑了,居然没搭理自己。

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心里头想着,人家狄青都当上枢密副使了,不还是要给眼前这位赔笑脸,自己什么功劳声望,这待遇也合理。

又等了二三十秒,感觉后腰眼都发酸了,他不得不重复了一遍。

“下官李长安,为韩相公接风!”

“哼!你配么?”耳边传来个冷冷的质问声。

糟糕啊,莫不是韩琦已经收到了内部消息,早就知道了富弼、文彦博拒绝他入朝上殿的打算。

都说韩琦不眷恋权位,赵顼一上台,是主动离开中枢的,他不应该很大度么?

“富公文德殿押班,不可轻离。故此特派下官前来迎候,明日

,,“我问你,你配么?”

李长安确定了,眼前的人今天就是要拿他出气,俩人没有过往,几乎交集为零,看来是今天要给岳祖父当替身儿了。

“相公稍安,此事说来话长,请容某慢慢说来。咱们先吃,我特意请来了你最喜欢的太白楼名厨”

不等他话说完,“呵忒!”韩琦故意一口痰吐在他的脚边。

李长安抬起头,直视着对方的眼睛。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脸上挂着勉强挤出来的笑容。

“看来韩相公远来乏累,需要休息,那下官就明再来!”

说完,李长安想走,刚迈了两步,堂螂一声,门口已经被两名剑士所封锁。

徐浪护卫到李长安身侧,气氛一时陷入荒诞。

请客的人被客人逼住了,而且似乎还要问罪的意思。

韩琦站起来,换了个位置,坐到酒具边上,挑了半天,选了个相对朴素的浮雕银龙杯。

不过他没倒酒,而是拿着杯子在指尖赏玩。

韩琦在那里自言自语,眼睛并不看向别人。

“以为糊弄了几个老头子,搭上了京中权贵的线,就以为天下无敌了。沐猴而冠,上蹿下跳,敢在我朝根本大业上动脑筋。恕老夫眼拙,你李长安到底有几颗脑袋?”

哗啦啦

他大袖一拂,将桌上酒具瓷盘扫落一地。

然后将手中杯子安稳的放好。

“桌上太挤了!”

说着,从怀中掏出来一个银制酒壶,自斟自饮了一杯。

“我这有份札子,送到政事堂,告诉他们,我不同意裁军!”

有参军过来,将一封封好的书信塞入李长安怀里。

出得帐篷,上了马车,刚走了一段,崔大崔二跟上来,钻进车厢。

“禀少主,我二人估算,此次大军应在一万五千之数,两千老弱,其馀皆是虎贲精锐。”

“靠,果然被富公猜中,这老小子是真想逼宫。不过现在惨了,不光两宫太后,估计他看我和王安石也不顺眼。”

带着一万三千精锐边军回来,别说驱逐两宫,就是更立皇帝也够了。

果然是北宋第二狠人,怪不得人家叫他韩老虎。

这事儿还得回去找富弼商量,他们上一代政治家的关系比较特殊,或许事情还能有缓和。

马车疾驰,十几里的路,跑了不到半个时辰。

到了内城官衙,富弼还在文德殿,他只能先等一等。

这一路他脑筋转了好几个弯,始终觉得韩琦的动机不合理。他又不是军头,对军费那么敏感干什么?

难不成,这老头子对年轻时未竟的事业仍然耿耿于怀,想要收复西北?

不太可能,如今财政几近崩溃,国内经济危机频频,作为一个执掌中枢十年的老臣,不会看不出来。

他到底要干什么,难不成是为了捞钱?

这跟历史记载的不一样啊,庆历老臣里,除了文彦博生活比较浮夸,其他几个人可都是克诚君子。

等着无聊,他翻起来富弼桌上的一份奏章。

写奏章的人是苏轼,内容是对马政案的阶段性调查结果,上面罗列了一些深度参与官员。

有几个名字被涂黑了,墨色浓淡与其他字迹不同,明显是后盖上去的。

迎着光,恍恍惚惚,能看到起手是个“撇”。

这人是谁?

他对大宋名人之外的人不熟悉,猜了半天连姓氏也猜不准。没关系,到时候自己找苏轼问就行了。

掏出韩琦给的信,他想着,能不能先自己看看。

刚要拿信刀撬开松香,就听外面有人提醒。

“相公,小李学士在书房等着呢

,富弼安步当车,不急不忙,扇着扇子,缓缓走进书房。

李长安起身倒茶,假装前去搀扶。

“相公,出师不利,让韩稚圭给我撵回来了。”说着,把韩琦的书信递上。

“哈哈,老虎的屁股不好摸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