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大宋财经周刊 > 第122章 土豪科研法

第122章 土豪科研法

最近强哥牛逼坏了,俨然花界仙人。

古有许动点评东汉英杰,今有刘三强评比汴京才女,左手娱乐小报,右手蔡京诗诗,捧谁谁红,臭谁谁倒。

用一句呼风唤雨、号令群雌来形容,绝不为过。

来到金楼的时候,他身上还带着三分酒意,走路里倒歪斜;脸和骼膊上,不知哪儿蹭的脂粉,和成了汗泥。

李长安真怕老兄油尽灯枯啊,赶紧叫人给上了两盅参汤。

“强兄真甘心只做小蜜蜂,此间乐,不思蜀?”

刘三强要了条冰过的湿毛巾,捂着脸歇了好一阵,这才缓过半条命。

换了一副神态,悠悠的感叹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长安啊,我颓废了!”

当初说好的大家要一起拯救世界,有个人掉进温柔乡不出来,这算不算违背誓言?

“王莅治楚,三年不鸣。我自毁形象,浪荡风流,如今已全然融入,盼组织之重任如枕戈待旦!”

李长安心说你就吹吧,那叫融入么,都快融化了。

通宵达旦的是做小蜜蜂,再不注意身体,早晚变成人干。到时给你送到西北埋了,千年之后,跟楼兰美女凑个对儿,算是做鬼也风流。

“长安,说吧,有什么艰巨的任务非我不可?”

李长安神秘兮兮的拿出一份计划书,“商业调查处处长,可甘屈就?”

经过商业复盘,李长安发现自己缺少了一条腿,就是没有一个稳定的情报搜集渠道。

之前做了商业周刊,现在走向有点高端,理论性大于应用性。

那种高卧帐中,运筹惟喔的理想,暂时还有很远。

债券滞销让他发现,光凭历史大趋势来做决策是不够的,颗粒度太粗,没法掌握,时刻有失控的风险。

刘三强皱着眉头,念叻着“处长处长”

“掩人耳目,暂且挂在惠民钱行下,便于经费走帐!”

“那实际呢?”

“至少相当于少卿!”

“干了!”

闹了半天,原来是对职务级别不太满意,早说啊,让你叫调查局,调查厅,也不是不可以。

俩人就方案展开探讨,如何招募人手、统一培训、深入敌后、情报输出

聊了一个时辰,强哥喝了参汤神采奕奕,把李长安都熬颓了。

“此事不要蔡京参与,他文人习气嘴巴不严,最好从家中招募忠诚子弟担任科长。尤其是招募青楼丫鬟做内线,首在得人,女子心细但意志不坚,需要一个厉害的头领。”

强哥嘿嘿一笑,挑了挑眉,推荐一人。

康乐坊前任主理人,墨洙夫人,他费尽心机交上的红颜知己,一直还没得手的花界大佬。

“行,你约,我见!”

送走刘三强,他开始琢磨搭建玻璃实验室的大事儿。

玻璃有多重要,可以说没这东西,人类的医学、化学、天文学、物理学、建筑学都要大受影响。

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和改善居住环境,想想列文虎克的显微镜,想想伽利略的望远镜,想想烧瓶、试管、温度计。

每一样东西,都是改造世界的宝具,a+级的。

这种必赚的项目就不用着急融资了,自己掌握着历史大势和实验理论,具有先知一般的优势。

印钞机一般的玻璃技术一旦达成,自己就可以引爆高端市场,来一次对富裕阶层的洗劫,想想都令人兴奋。

炼玻璃有几个关键点,一个是材料配比,主料、辅料、催化剂;另一个是炉温,开式炭火炉只有八九百度,刚刚能够炼化,想要得到纯净的“水晶”,至少要达到炼钢的一千三百五十度以上。

配比可以靠海量的实验来验证,炉温可以改进现有的干锅炉。

搞前置科技研发,那太麻烦了,还是直接暴力破解比较解渴。

打听了一下,北方有三大冶铁中心,一个炼铜基地。最近的,在邯郸磁县,不但产量大,占据了国用铁料的三成。关键还开发了焦炭炼铁技术,军器监用的钢很多就产自那里。

另一个,还有北方五窑。

宝丰汝窑;曲阳定窑;禹州钧窑;铜川耀州窑;开封官窑。

烧瓷是高端产业,工艺工法也跟玻璃有相似之处,瓷器的釉面本质上也是加了三氧化二铝的玻璃。

现成的人才和技术,砸钱就是了。

天黑之后,凉快了,他把钱韦明约到汇星楼边上的汤池。

洗脚、推背、押筋一条龙之后,俩人进入正题。

“派点人手,帮我挖墙脚!”

钱韦明不干,他手里的每个人都当成宝贝,一个人掌握着一个细分领域,哪肯借给李长安。

“你手下金楼人马七十多,更有招商局精英数百,何来取我盘中之肉?”

“都用着呢,人效这么高,我舍不得动,一个人背着几万贯十几万贯的产值呢!”

钱韦明一听不干了,啥意思,你的都是精英,我的都是混日子的呗。

咱财经周刊已经自负盈亏,啥时候稳定了,开几期gg,银钱还不是哗哗的淌进来。

不干,他直卜愣脑袋。

李长安故意念秧子,“到底是家大业大,现在连年赚十万贯的项目都看不上了,喷喷喷.,富贵人家啊”

“啥?”钱韦明一激动站了起来,差点把浴巾抖掉了,赶忙捂住。

“什么十万贯?”

这半年来,他投给李长安的三千贯膨胀了二十倍,还跟着投了几笔国债,大赚特赚,可离着家主的体量还很远。

听见李长安说能赚十万贯,要是投了这个买卖,岂不是距离钱家家主的位置又近了一步。

“一尺见方,纤毫毕现的玻璃镜,能内销,能出海;两尺大,九成透光率的水晶,装门窗上,沃尓沃必备。”

钱韦明穿好亵裤,把果盘恭躬敬敬的端过来,亲手喂给李长安。

“呸,你洗手了么?”

“好兄弟,这等重要事,俺亲自去!”

钱家是大家族,七八成的人口被赵光义搬到了开封,钱韦明属于是留守钱塘的小枝。

但有了这种日赚几十斗金的项目,他很有信心能说动主家,借动人才和关系网。

俩人商定,如果项目如期投产,可让给钱氏一成五的投资份额。

连第二轮的汇星楼听曲儿钱韦明都没兴趣了,出了汤池,直接叫车进城,急火火的样子,比赶考的架势还凶。

沉括回家之后,立即召集研究所成员开会,宣布扩建决议。

升级为大科学院之后,研究经费就不再是三千贯了,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大家也不再拿固定薪资,根据职称拿底薪,剩下的看实验成果转化,多的想年入千贯万贯也有可能。

现有人马全部转入研究院,从明日开始,所有人开始“摇人”。

写信,疯狂的写信吧,把知道的、听过的、传说的,反正你知道的所有牛人都邀请一遍。无论是理论型人才还是技术类人才,通通许诺最低研究员的职位,先骗来再说。

理工农医商法文,不拘一格邀人才。

管吃、管住、高薪,医疗免费,小孩上学都是大牛集体教,没媳妇的还给介绍对象,简称“钱多人傻,速来”!

钱韦明星夜闯到钱家祠堂,立即要求族老召开紧急会议。

老钱家重回世家巅峰的机会来了,李财神的新项目,年利十万贯的玻璃产业,一成五的投资份额。

只要十个精英,他就有信心带领钱家再上一个台阶。

李长安势单力薄,钱家就是最可信任的合伙人,以后长安出将入相,这买卖早晚要交给可信之人。

想想吧,一项能吃百年红利的产业,哪个家族掌握了,不比当皇帝还爽。

钱家人是见过世面的,东南百年,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如果换一个故事主角,钱韦明可能已经被扔出去了。

可这李长安有点邪性,跟世家比,不过白身一个,虫一只。

偏偏就是这样的人,上可以联接富弼、司马光、欧阳修,中可以串联苏轼、王雾、钱韦明,下可以笼络汴京数万百姓,还有城外的十几万穷鬼。

不看钱的面子上,就光说人脉,李长安就值得投资。

钱家虽说也有虚职,可始终缺乏影响力,日子过得战战兢兢。要是能学吕不韦,“十人太少,族内颇多产业,调你二十本族子弟,再加二十家生子,务必帮李长安占住此等基业:”

星夜,钱家快马出城,奔向各处。

三天后,沉括在新场地搭建好了新实验室,按照原方采购了实验原料,又听从建议,搞了不少稀奇玩意。

总共设计了六个实验组,每组每天验证二十个半成熟的配方。

院里一群工匠正在搭窑,两尺高的耐火砖平台上,砌着一个半截葫芦样的窑炉。

边上是从铁厂和磁窑买来的现成的坩埚,还有碳厂三百文十斤的最好的硬碳,架子上是各式冶炼工具。

一共五口窑,每一窑能同时容纳十个坩埚,未来将十二个时辰不住火的工作。

不论薪水,光这些耗材,一天就要花下去两百贯的通宝。

李长安带着富柔领导视察,看见实验材料里好几样骨头,“存中,咱是烧玻璃,你弄牛棒骨和王八壳子干什么?

一个道士模样的人出来答话:“非也,非也,此乃龙骨。我这丹方,要想炼出纯净琉璃,非加此物不可。”

靠,欺负老子文科生啊,骨头不就是钙化合物,你特么买点新鲜牛骨马骨多便宜,买药材干什么!

富柔觉着好奇,想搞一块回去测试她的武器威力,“长安,这是哪里的文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