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三国之我就一混子啥也不会 > 第190章 江东

第190章 江东

江东在贾诩实施封锁的四年间想过不少办法。

包括但不限于派出购粮商队、设法突破东部海域的封锁、整顿内部提高百姓的待遇、倡议世家大户拿出存粮缓解危机等等。

但面对共济会的阳谋,江东势力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先购粮队就是个笑话,有钱都根本买不到粮食,为此张睦都被搞自闭了。

其次就是东部突破的舰队,遭到黄忠率领的东线共济会强力阻击。

好不容易突破出海,将封锁线撕开个缺口,而东渡的结果就是,发现东边小岛上的粮食比自己还少。

此时共济会将中南半岛早就改造成产粮基地,一年三熟的水稻,加上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所产生的产能是不可想象的。

可东瀛、琉球,哪怕那时的夷洲,也就是如今的台湾,均是土地贫瘠,粮草匮乏,夷洲甚至还未被开发出来。

孙策舰队付出极大代价结果是徒劳无功,带回来的少量的粮食,还不如损耗的多。

于是,东进无望的江东势力还是北上,可如今北方也在混战,尤其是他的北方就是袁术。

那袁术将成国弄得天怒人怨,百姓食不果腹,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孙策见了也嘬牙花子,这样的地方攻占下来,还不够开仓赈济灾民的。

面对四面楚歌的情况,孙策只能召集所有的下属商议对策。

如今江东的人员流失太过严重,尤其是以前走了的那批人,衣锦还乡似的回来宣传南方的生活是多么的好。

受不了拮据的生活,江东很多人都在往外逃离,前文对此已经详细说过。

如今近四年过去,人员流失已经到了一个恐怖的数量,很多地方的土地都无人耕种。

针对如此的情况,江东政权倒是想补贴百姓,让百姓至少能活下去。

可惜的是想法很美好,现实是他们自己的物资储备也不足了。

于是,孙策将主意打到世家大族上,希望他们能贡献出粮食来扶危济困。

但世家都是什么人?那都是世代从百姓中吸血生长起来的。

如今想让他们去救济自己的剥削对象,这可能么?

结果就是孙策鼓动半天,世家没有一个响应的。

每个人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只要自己家族不受影响,那些泥腿子的死活与我何干?

孙策看到这种情况,无奈的对周瑜说道:“此等情况,如之奈何?”

周瑜紧皱着眉头,斟酌后说道:“这些世家咱们还不能动强,毕竟江东的稳定目前就只能指望他们了。”

孙策叹了口气:“我何尝不知?可这些世家不出手,咱们哪来的物资去恢复民生?”

周瑜也是束手无策,毕竟他是军事上天才的统帅,谋略也是当世绝顶,可他毕竟是肉体凡胎,不可能什么都做到极致。

尤其是这种以大势压人,以利诱人,赤裸裸的阳谋,就算是巅峰时的诸葛亮都没有好办法。

周瑜他是人不是神。

接下来,孙策开始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一直勉力维持着江东的形势不崩溃。

不过在支撑了四年后,他实在是支撑不下去了,江东的形势危如累卵。

贾诩一直坐镇南昌,连会首那都是鉴定完后就回来,为的就是掌控全局。

他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江东的土地上,那里发生的每一个策反,每一个煽动,每一个物资倒卖都有他的影子。

如今在他的明察秋毫下,已经发现了江东的形势到了可以收割的时候。

于是,他秘密的将各处驻军主将召集在一起,商议讨论武力攻取江东的可行性。

看着济济一堂的各处将领,贾诩微笑道:“我已经向会首汇报了江东的具体情况,为今之计,是要整军备战,争取一战拿下江东。”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交州及中南半岛上已经连续三年获得大丰收,所以各位不用担心粮草补给。”

各位将领听得是精神一振,近四年了,终于到了可以摘果实的时候。

于是,贾诩让郭嘉进行军力部署,以及各个梯队的进攻方向。

这些年郭嘉的自信也恢复了过来,以前的他以为自己害了会首。

结果会首大难不死,他心中的那千斤重担瞬时就被卸下。

如今,经过多年对江东的封锁措施的执行,他比以前更了解江东的形势,自信也回到了他的身上。

就见他对着满厅的各级将官说道:“现如今正是我军进攻的时候,一是这个季节正是江东青黄不接的时候。

“二是江东百姓已经没有活路,暗处的密谍已经联系多个城池的内应,就等大军赶至。”

“最后,江东军的粮饷严重不足,以前他们靠世家的供应勉强还能支撑,如今的世家,自己的存粮都不够,拿什么来支持江东军?”

“现会首和军机处共同制定了进攻计划,大致进攻路线为:赵云军长率高顺和田豫,自临汝出兵,张辽军长率徐晃、高览自钟陵出兵,此两路夹攻对面的葛阳,一定要拔掉这个钉子。”

“贾部率领麴义和魏延将军,进攻对面的余汗城。”

“黄盖军长出兵,占领对面江东军周泰驻守的鄱阳水寨。”

“黄忠司令自东路出兵,定要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

“最后,甘宁将军自柴桑出兵,进攻对面的湖口水寨,拿下后沿长江攻占其江边重镇,并封锁其北逃之路。”

“当然,我也会随赵云将军出征。”

“大致进攻路线如此,嘉在此恭祝各位将军旗开得胜!”

各位将领听完安排,觉得如此全面开花的进军,敌人定然无法兼顾所有,到时定然会有突破点被攻破,届时江东的崩盘就是刹那。

贾诩补充道:“各位,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出征的各级将领都是沙场老将,计划是死的,如果遇到情况变化,诸位有临机决断之权,这是会首亲自应允的。”

诸将肃然领命。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春,南北方势力不约而同的展开了吞并之战。

如今,江东之战蓄势待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