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三国之我就一混子啥也不会 > 第186章 袁术之死

第186章 袁术之死

三月底,袁术就迫不及待的率军北上,计划过下邳前往青州。

前文说过,袁术的内部被各方势力渗透的厉害,他这前脚决定北上过下邳投奔袁绍,马上各方势力都得到了消息。

曹操这倒是反应迅速,即刻让刘备、朱灵率大军前去下邳拦截。

共济会倒是看不上袁术的势力,毕竟现在重心在江东,还顾不上江北,不过也派人秘密赶来,主要是看上了袁术阵营中的人才。

此时的刘备心里有些庆幸,还好这时候让自己出兵。

这说起来还有个插曲,那就是在曹操与他青梅煮酒论英雄,以及他假装种菜之前,车骑将军董承、董国丈,说是自献帝那得到衣带诏,联合多人准备诛杀曹操此国贼。

之前因为刘备来许昌后异常活跃,见到献帝后论起辈分,查阅族谱,自己竟还是皇上的皇叔。

所以董承谋划诛杀曹贼时,岂能少了这个刘皇叔。

于是,刘备在听闻有人建言要曹操杀自己以绝后患之时,心里才如此之慌,这里的衣带诏就是根源。

后来,通过自己装心无大志,以及在青梅煮酒时的狼狈表现,暂时将曹操糊弄过去。

可谁又能知道,这衣带诏事件何时暴雷?

毕竟,那可是曹操,就凭自己这些三瓜俩枣能诛杀的了他?这个可不是何进那个屠夫之辈。

每每想起,刘备都是梦中惊醒,夜不能寐。

这下好了,瞌睡了有人给送来枕头,刚好赶上袁术北上事件。

心中有鬼的刘备连夜就与朱灵带领大军直奔下邳。

给他的理由就是:丞相之命即刻不可耽误,必须连夜出兵。

大军出了许昌就是连夜赶路,看得朱灵直感慨:果真是能与丞相一起喝酒的,怪不得深得丞相器重,就这将丞相命令不折不扣执行的劲,自己都得多学几年。

他哪知道,刘备是怕东窗事发,跑路多年的经验告诉他,此时不走,你就走不成了。

果然,听闻刘备连夜出兵的戏志才与程昱马上就求见曹操,请求马上追回刘备,此次他如此心虚出兵,必有缘由。

疑心病本来就重的曹丞相闻言越想越不对劲,荀彧请求诛杀刘备此枭雄的话语不停在耳边环绕。

于是,他马上派人追回刘备,哪怕追不回,也要朱灵拿下刘备,即刻押解回许昌。

结果,刘备的大军是连夜不停赶路,追他的人硬是没追上,都快追到下邳,怕回禀慢了,丞相怪罪,只能无奈回转,心里还在大骂刘备,这货是属兔子的么?这么能跑?你这就是逃命第一刘跑跑吧。

曹操听闻刘备马不停蹄的跑没影了,更坐实了这刘备有很大问题,于是即刻命大军开始集结,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变故。

再说这袁术,本来想着神不知鬼不觉的过了下邳,北上青州与袁谭汇合。

结果,刚到下邳,就探听到刘备早已率军等待多时。

当下就将袁术气得不轻。

这编草鞋的是不是长翅膀了?自己就怕被截,于是紧赶慢赶,想趁着守军不足,不敢出击之时,顺利过了下邳。

结果刘备率领万余人这么一守,自己如何能过。

此路不通呐!

不死心的袁术率领大军与刘备对峙月余,只要他敢硬闯下邳的封锁,城中必出兵阻拦。

问题是自己的将领哪个也不是关羽、张飞两人的对手。

最后无奈之下,袁术在粮尽之前退兵了。

只能退回寿春再做打算。

而袁术退兵后,刘备告诉朱灵,此地自己镇守就行,将军深得丞相器重,临行前还说起要给你其他任务,将军可先回许昌,我待袁术彻底撤走后再班师回朝。

朱灵哪能想到刘备在忽悠他,感觉自己也快得到丞相器重了,高兴之余没有多想,率领本部千余人就撤回许昌。

朱灵走后,刘备大喜,这下手下的万人就都归自己管了。

于是他设计杀死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并收拢其部众,让二弟关羽镇守下邳,自己回到小沛驻守。

同时,他大举反曹大旗,由于曹操屠过徐州不少城,此地百姓深恨之,纷纷响应加入刘备的“义军”,很快刘备的大军就膨胀至数万人。

不过他长了个心眼,让孙乾北上联系袁绍,想把袁绍绑在一起。

袁绍对于给曹操添堵的事是欣然接受,于是派遣了五千骑兵前来帮助刘备。

如今说回来袁术。

袁术空自折腾了一番,从下邳碰壁无奈回转寿春。

大军去时兴致勃勃,准备去袁绍那吃香喝辣的。

结果半道让人堵回来,不得不回转,此时的军心可想而知。

而且经此大起大落,袁术本已不佳的身体已然撑不住,他病倒了。

这一病就病了近半月有余。

来看他的大臣络绎不绝,不过,真的关心他病情的估计没几个,至多就是看看他能撑多久吧。

阎象陪着他熬到自己的身体都撑不住,才让人劝走。

时间来到六月,大军已退至江亭,距离寿春仅有八十里,可以说近在咫尺。

这日,袁术突然好转,精神奕奕的,让人秘密将阎象传来。

待阎象来到,袁术背靠坐在榻上,屏退左右,只留下阎象与他。

见已无人,袁术才笑着开口道:“景文,你追随我袁家有年头了吧?”

阎象行礼道:“禀陛下,老臣追随袁家已有三十二年又五个月了。”

袁术喟然道:“是啊,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而过,如今你也是步入花甲之年了,不容易呐,可叹以前自己还雄心勃勃,对你的良言置若罔闻呐。”

老臣阎象早已是热泪满眶,泣声道:“陛下,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咱们到时再造河山,打造一个大大的帝国。”

袁术哈哈大笑道:“好!有你这位忠臣一句话,我这辈子也就值了。”

一脸病容的袁术,此时却神采奕奕,明眼人一见就是灯枯油尽,回光返照了。

只见他对阎象哀伤道:“朕的身体自己心里最清楚,这次的坎估计是迈不过去了,景文,我有一事托付给你。”

阎象马上道:“陛下尽管吩咐,老臣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袁术摆手笑道:“那不至于,我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眼下就是回光返照而已,可怜我那孩儿燿儿。”

“待我走后,你可带着吾之妻儿,投奔庐江刘勋,他受过我的恩惠,必不会为难你们。”

“对了,届时可以叫上我那堂弟袁胤,此人也算是可靠。”

“还有我那传国玉玺一并带走,如何处置,你看着办吧,我这人都没了,也管不了那些,最好别留给燿儿,我怕害了他。”

听到袁术的托孤之言,阎象的浊泪终是簌簌而下,哽咽道:“老臣老臣领命!”

此时已是酷热的六月,说累的袁术问道:“对了景文,可有蜜浆?速速取来让朕解解渴。”

阎象犹豫道:“陛下,大军如今仅有麦屑三十斛,营中并无蜜浆,不过我们马上就回寿春了,届时必会有蜜浆的。”

袁术听得目瞪口呆,自己的大军军粮就麦屑三十斛?

自己一个皇帝连口蜜都喝不到?

长叹一声,袁术不甘道:“想我袁术怎会落得如此地步!”

于是,本就灯枯油尽的他,呕血数升而亡。

群雄之一的袁术,就这样在不甘中死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