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其实挺奇怪的,为什么冯晓拧导演,会把这片子的首映给放在政法大学而且这不是首映礼,只是单纯的首映而已。
在场除了学生,也就几个中影旗下的记者。
人气真不行。
结果刘艺妃来了之后,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这可是大学,在场男女基本上都是刘艺妃的基本盘,“白秀珠”和“王语嫣”两个角色,已经让刘艺妃成为一个正儿八经的明星了,这姑娘一出现在现场,那受欢迎程度比陈泽+冯晓拧+潘畅将+郭·斯坦森都要高。
放映会一下就热闹了起来,甚至记者之间都开始呼朋唤友,本来没人采访的电影,这一下子就来了一大波记者。
女演员刘蔚,领着陈泽等人去了前排,陈泽可不客气,直接就搂着人家女演员,说道:“刘姨,您这满月酒也不叫我,电影上了也不叫我,我可生气了,等改天我上你家去欺负你孩子!”
“去你的,你可是着名导演,我可不敢喊你!我家孩子才三个月,那可是你妹妹,你欺负一个看看。”
“那还真不敢,我改天送个金项炼给她,挂脚上。”
“去你的!”
陈泽拉过来刘艺妃介绍说道:“茜茜,这是冯晓拧导演的老婆刘蔚,他们俩拍《红河谷》的时候就在一起了,拍完就结婚,你是不知道,那年北影厂全是骂冯导,都说一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冯晓拧这时候走了过来:“我踹死你信不信,谁是牛粪?”
陈泽白了一眼冯晓拧:“冯叔,就冲你这电影不喊我,你说说谁是牛粪?”
“臭小子没大没小,小时候坐我怀里求着我拉片忘了?赶紧坐好,等下给我好好看,这电影我拍着心里头没底啊!”
毕竟把抗战电影拍成喜剧,谁来心里头都没底。
“没事,电影只要立场没错,没有抹黑,没有过度浮夸,那都是可以的!”
这也是国家有很长一段时间,允许抗日神剧在电视上播出的原因。
历史是需要铭记的,这段历史可以用任何形式来表达,只要不过过度的浮夸就好了,所以匪徒可以在战场上坐沙发,甚至包子雷都可以,但是军队不允许出现抽雪茄喝咖啡,还在头发上打蜡。
这边闲聊着,有学生认出了陈泽!
“那是陈泽导演!”
有人认出了陈泽。
陈泽出现在公众场合次数并不多,甚至出现在电视上就只有央视的采访,这年代也不象后世那样网络发达,网上一搜全都有照片,这人能认出陈泽来,估摸着是陈泽粉丝了。
陈泽笑着站起来冲着那边微微一鞠躬,然后转身坐下,刘艺妃也是如此,感谢粉丝的厚爱。
没过多久,电影就开始放了。
这电影,陈泽看过太多太多次了,可当放映的时候,依然能逗笑陈泽。
郭斯坦森的演技真不愧是世界级的。
这能演农民,能演皇帝,能演贪官,能演奸臣,能演好人,能演坏蛋,其中最让人记忆深刻,那必然是《大宋提刑官》里“刁光斗”一绝,真是把宋朝文官给演活了。
刘艺妃坐在陈泽的身边笑得花枝乱颤,都完全不顾后面的记者,整个人都靠在陈泽的身上。
“哈哈哈,我眼泪都笑出来了!”
这姑娘其实笑点蛮低的。
整个放映厅里,也是充满着欢声笑语,电影播放完毕,导演上台说了一些感谢,本来其实没安排什么采访的,但是陈泽和刘艺妃的到来,让这边记者数量倍增。
记者们完全不想采访导演,就想着采访陈泽和刘艺妃。
陈泽是过来帮冯晓拧做宣传的,那自然是要接受一下采访。
这一上台,就有人问八卦:“陈导,你是在和刘艺妃谈恋爱吗?”
“下个问题,这么好的电影放在这里你们不问,老问些八卦干什么,我俩都未成年,你们问问题小心点!”
未成年可是个很好的招牌,八卦记者可以随便写,但是不敢随便问。
“请问陈导,您和冯晓拧导演是什么关系?”
“我俩?都知道我是北影厂里长大的吧,我小时候看不懂一些电影,我就满北影厂拽人给我解读,冯导就是受害者之一,他人好,只要不忙,一拽一个准,我俩就坐在放映机前面,我摆弄放映机,他来讲解,一帧一帧的把电影讲给我听!”
“而且我俩也算是共患难过的,我七八岁的时候,冯导骑自行车带我出城钓鱼,结果我俩一起掉水里,自打那以后啊,我妈就不让他带我出去玩了!”
“哈哈哈————”
礼堂里大家伙几都笑疯了,都没想到,陈泽和冯晓拧还有这么一段。
“小陈从小就爱电影,有时候看不懂电影,就拽着我们给讲解,你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是没见过了,以前有很多放映员,骑着自行车,载着放映设备下乡放电影,那时候电影不仅仅是要放,还要靠放映员来讲解故事,不然很多老乡是看不懂的!”
“小陈就老拉着北影厂的一些老牌放映员,缠着他们给他讲电影,后来一些新电影,放映员们也讲不通了,他就瞄上了其他人,我刚认识他的时候,刚拍完《大风警报》,在北影厂内部放映,一个五六岁的娃娃,一点都不怕生,直接坐在我边上,让我给他讲电影,为什么要这么拍,这个镜头是意思,特别专注,我感觉这小家伙不是一个小孩,而是一个导演!”
“之后我俩就成为朋友了,这小子痴迷电影,甚至还想跟我一起去拍电影,我拍《红河谷》的时候,他非要跟着去,最后被他妈揍了一顿才罢休!”
大家伙几就喜欢听这种故事,一个个看向陈泽的眼神充满了调侃,又充满了佩服。
如果陈泽自己说,五六岁就开始喜欢看电影,那大家都以为陈泽吹牛。
可冯晓拧来说,那就是真的了。
陈泽非常喜欢冯晓拧,因为他拍的电影,真的非常有感觉。
而且陈泽一直认为,中国最好的导演,其实就是冯晓拧。
在《战争子午线》里,小号穿过一片火红的红叶树林,来到了首都里,背景音里传来小朋友们朗读着朱自清先生的《春》——“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号走在马路上,后面是安慧桥,沿途经过蓝色带着白鸽的墙壁,走入了一间学校的教室,坐了下来,翻着不存在的课本,试图跟着背景音一起朗读“盼望着,盼望着————”。
在《黄河绝恋》里,放牛娃把孩子带到了沼泽里,那回眸讥讽的笑容,以及安洁(宁婧饰演)咬着嘴角,把炮弹砸在了弹药库上的一幕。
在《紫日》里,日本女学生拿着野花,冲向正在自裁的日军阵地,高喊着“快停下,战争结束了”,可伴随着一声枪响,她死在了和平的前一刻————
在《嘎达梅林》,嘎达最终迎着红日,走到了乌力吉木仁河,子弹在他的身边炸开,这位反抗的英雄,最终沉入河底————
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被誉为“最好的朱元璋”和“最好的马皇后”的电视剧《朱元璋》,也就是胡君居雪一起演的那部,也是冯晓拧拍的。
“我在这儿再说个冯导的趣事儿啊————”
一旁冯晓拧俩忙要拦住陈泽,但是大家伙儿反而把冯晓拧给拦住了,都想听导演的趣事儿。
“大家知道一部电影,叫《霹雳贝贝》吗?”
有学生回答知道,有学生回答不知道。
“不知道的回家租录像带看去啊,到时候你们就注意看,那个给贝贝带电能力,穿着亮闪闪的毛线裤的外星人,就是冯导!”
“你丫的才穿毛线裤呢,那是特制的一套衣服,不过穿着挺难受的!”
冯晓拧哭笑不得,一把年纪了还要被陈泽拿出来涮黑历史。
“请问陈导,您对冯导把抗日题材电影,拍成喜剧,有什么看法吗?这是否有侮辱抗日战士们的嫌疑?”
终于有个记者问出了有水准的话了。
“首先我觉得,抗日题材的作品呢,不能美化侵略者,也不能侮辱我们抗日战士,只要做到这两点,其他方面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们需要铭记历史,历史是残酷的,但又是充满希望的,而且喜剧也没侮辱英雄们付出,那自然是能拍!”
一旁冯晓拧接过话茬:“其实,我拍这部电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人说,中国人永远拍不出《虎口脱险》那样的喜剧战争片,所以我就拍一部给他们看,十年前我听到这句话,当天晚上就开始写剧本,不过这一写就是十年,我希望我这十年的坚持,能让这部电影成为经典!”
陈泽鼓掌:“我也相信,这部电影一定会成为经典!”
全国9亿人看过的电影,真以为和你闹着玩呢!
采访结束后,电影也散场了。
冯晓拧夫妻拉着陈泽就要请他吃饭,陈泽没拒绝,顺便也在饭桌上承诺出去,以后冯导要拍电影,可以找他投资,完全不会再出现《举起手来》这样,全剧组30个人,开拍前全是工作人员,开拍后全演鬼子————